郭敬明非常了解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,可谓“铁打的郭小四,流水的青少年”。
郭敬明承担的是“一段时期”的活儿,并不把他们作为长期维护对象,指望靠着所谓粘度吃一辈子。即使青少年会成长远去,但永远有下一批的青少年会出现。
他非常知道当下青少年的生理特征、审美情趣、思想动态、社交方式,也知道他们的爱和怕……他牢牢锁住了这一群体。
从郭敬明的文章、书,以及电影的主题、内容和风格,再看与他合作的演员,从来都是围绕青少年来做文章的,从来没有偏离。正是因为了解,郭敬明从来没有盲目破圈的行为。
我们看一个人的写作功底基本上还是有几个基准点的:结构叙事能力、人物塑造能力、观点输出能力、语言表现能力等等。
现代文学中最被看重的是长篇小说。写好长篇,这4个能力,一个都不能少。大家鲁迅,都这水平了,也会因为没有大长篇而被质疑“大家”的地位。
郭敬明在这4个能力里面,最差的是拉大结构,没法完成大型叙事,这也是抄袭的根源。另外,他也没有什么观点,人物塑造相对还行。
但是,郭敬明的表达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,他太清楚自己的特质和能力。
所以,在选择题材上,从一开始就是选择了玄幻《幻城》和青春伤痕文学《悲伤逆流成河》。
郭敬明不适合推理、杂谈杂文杂记、现实主义,选这些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死路。但玄幻、轻小说这种主要靠文字和意境渲染的东西,就给了他充分的发挥余地。
我们做营销,也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,要知道自己擅长什么,想要什么,放弃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