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老牌美资企业“史丹利百得精密制造(深圳)有限公司”,突然发布公告称:“随着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内竞争的加剧,集团基于战略发展需求不得不重整业务资源以此来提升市场竞争力。而在经过慎重的内部讨论和分析之后,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们遗憾地决定,史丹利在深圳驻扎的工厂全面停止生产活动,提前解散。”
看了一下相关资料,史丹利深圳这家公司目前登记的参保人数是1194人,这也就意味着,公司解散将造成千余人面临失业。
尤其马上到年关了,公司解散可能会打乱很多员工的计划,不过,据说这千余人失业的中国员工里,“没有一人是悲伤的”。
至于原因,就在于这家公司给予员工的遣散费非常高,其中一位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我工作二十多年了,解散赔偿这么高的还是第一次见,可以这么说,我们工厂没有一个人是悲伤的。”
这位经理的遣散费高达60余万,工作不满一年的也有近两万的补偿费用。
一家企业,无论外资还是国内企业,在公司解散之际,能给予员工相应的“补偿”,这都该是有温度的。
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,这样做,居然也招来了一些人的过度解读。
据头条这篇文章的作者所言,史丹利给员工的遣散费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:“这部分超过了劳动合同法规定部分,不但要征收个人所得税,劳动监督部门还要检查他们支付的是否合理,如果辞退的员工都按这样的标准,这样的要求去赔付,国内许多企业早破产了。劳动监察部门应宣布多赔付的部分无效,企业应收回。”
当然,他最终的目的,是想说这家美资的行为是在搞阴谋,“美企史丹利这样做,一是收买人心,二是给国内企业挖坑呢。”
美国,这两年的确和中国关系处得不是太好,作为国人站在这个立场上支持自己的国家当然没毛病,但很显然,站队站的不是地方,就会贻笑大方,令人不齿!
我想这位作者的脑子可能是秀逗了,以为美国的企业也和某些国家的企业那般与政治捆绑很深。
就这件事,不想说的太多,只说下面几点:
一. 其实,这种高额遣散费事放在外资上,是很正常的,史丹利这家企业搬离的补偿方案,在他们本国应该是最稀松平常的。之所以这个补偿在国内成为热点,是他们的方案,拿到我们曾经以廉价劳动力著称的地方来看,这就是天花板的标准。
如果是阴谋的话,那么去年天津工厂解散,河北廊坊工厂解散,再早一点浙江嘉善工厂解散赔偿都那么高,难道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布局了!
所以,如果这是美帝阴谋的话,希望这样的阴谋多多的,不管美国也好,日本也好,抑或欧盟德企,让这种阴谋的暴风雨来的再猛烈一些吧,越猛烈,底层务工人员春节就更不用犯难了!
二. 今年印象最深的是昆山一家电子厂,叫什么世硕的,给员工发个上岗证抛在地上,在视频中看到员工们卑微着弯腰捡拾上岗证的瞬间,心里真的很难过。
我不知道某个啤酒肚的群体,某个啤酒肚的个体看到这些务工人员弯腰的时候心里是如何想的,是否会联想到银行里面的钱与这些弯腰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?
支持民族企业的口号喊得震天响,但看一下身边的某些民族企业又是如何对待底层务工人员的,仗着自己掌握着一些资源和权利的信息差,想尽办法压榨员工的遣散费用,去年菊厂被曝出了记起将员工送进局子里的案件,那个曲某婷的母亲,对下岗工人的压榨一样,他们虽然生活富卓,其实是就着人血的馒头的生活。
所以,去他妈的996,做个人不好么?
三 . 我们的很多企业也有破产或者搬离的情况,早点的时候,九十年代东北下岗潮,社会上造就了多少犯罪,国内国外造就了多少“东北美容院”,调查显示,在上世纪90年代的“下岗潮”中,总共波及的城镇企业职工多达2278万人(统计数据截止至1999年)。记性好的朋友,应该记得不少国产片里,就出现过那个年代的情节。比如《万箭穿心》里的马学武,《钢的琴》里的陈桂林,《暴雪将至》里的余国伟等等。
我印象最深的则是一部在国内根本无法上映的《下海》。张丽娜们为何选择去法国卖淫,无非是下岗了,又没有得到补偿,而遣散费都被曲婉婷的妈妈们克扣了!
哪怕到了现在,工厂一旦解散,门口也会出现人员聚集的情况。难道这些企业们自己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?
难道在你们眼里看来,员工就是用来压榨的,而且企业破产或者搬离,没人在门口站着,那得多失败啊。
所以很纳闷,一些傻逼们,为什么就不能把眼光盯在这些无良的国内企业上,而非要扯到美帝阴谋论上!
PS:今天美国大选,川普的支持者开车拦在高速路上,阻击拜登的支持者去参加投票,但这关我屁事,与我们有一分钱关系吗,川普上台和拜登上台,难道就会改观对我们的眼光吗?
脑子有病!
本文作者@秀才不止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