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我每天晒早餐。
蛋白质摄入比较多,至少四个鸡蛋,额外加一瓶特仑苏或80克牛肉,碳水摄入的比较少。
感觉如何?
最初,切换到这个饮食模式时,每当路过早餐摊,我都觉得很内疚,感觉没支持人家生意,在这之前,我到了这个早餐摊都会聊几句,卷个饼,提醒不放火腿肠,不放炸鸡,就是卷个鸡蛋就可以,放点生菜。
如今,这些东西,我都不再吃了。
而且,改的很彻底。
说决定改变,就瞬间变了,当时我还自己给自己写了一些小心得,就是很多道理,光知道白搭,还是需要到了一定的年龄、阅历,瞬间悟透了,接着就大彻大悟了,再也回不去了,包括我每天晚上都去的水饺店,我一去,从上到下都是欢迎模式,而我突然就不去了,路过也内疚。
包括我们自己的餐厅,我也不去。
我也不吃。
甚至有些变态的想法,认为,大部分饭店,都不值得吃。
为什么不自己做呢?
你要知道我这个转变有多大?
我过去,从来没下过厨房,没摸过刀,没买过菜,至于刷盘刷碗我更没干过,所以当我照着视频教程炒了菜,煮了骨头,喊媳妇来吃时,她都感动的流泪了,没想到,你竟然有这么一天。
人都会变的。
就是一瞬间。
也不会反复……
身体有没有不适应?
体重没变化,运动不减肥在我身上就是很好的验证,近十年来,我每天都是1000卡以上的运动,风雨无阻每天至少打1小时羽毛球,还健身,还骑车,最近半年每天跳绳,根本不减。
主要是,我没控制过饮食。
量化饮食后,体重有变化吗?
轻了一斤。
但是,都说我瘦了好多,我自己没感觉,肚子小了一些?
吃这么少的碳水,人能适应不?
最初,很难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会饿,会头晕,跳绳的时候有眩晕的感觉,刚开始那两天我还打了场比赛,搭档说我脸色特别吓人,仿佛要休克。
身体还接受不了。
视力下降也很明显,看东西有模糊感。
还有,就是易怒。
动不动因为鸡毛蒜皮的事生气,好在我不会发火,但是会生闷气,包括莫名其妙的把人就拉黑了,也不解释,别人说话不好听,动不动就直接攻击。
现在?
已经完全适应了。
不仅仅适应了,我发现饭量也变小了,昨天我煮的大骨头,中午喊媳妇过来吃的,我想下午还要打两小时球,多吃点吧,不要紧,我平时都能吃三四个馒头,昨天买了两个,只吃了一个,吃多了会撑。
馒头之类的,我现在除了应酬,基本不吃。
应酬也很少了。
因为大家知道我学佛了,出家了,也就不叫我了。
酒呢?
不碰!
也许,再过几个月,又回到了过去的模式,那不要紧,至少现在算是一种全新的体验,现在身体已经完全适应这个节奏了。
我有两点体会特别深:
第一、人体需要的热量,其实很少,大部分时间,我们都是过剩饮食,你看我每天运动量多大,又跑又跳的,你再看看我每天吃了多少?很少很少。
第二、控盐、控糖、控油,需要从源头开始,就是要轻加工,最好是所见即所吃,很多时候,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一天吃了多少盐,你看大厨炒菜,特别是北方大厨,耗油一勺、老抽一勺、酱油一勺、盐巴一勺……
我们现在才悟透的道理,已经是很多人的常态了,健康是吃出来的,但是这个吃出来,不是中医的那个食疗之类的。
而是科学的搭配。
那天,我去本地一个做代餐粉的企业玩耍,老板是我骑友,老板还是比较前卫的,跟本地一些快手玩家合作直播带货,我旁观了一会。
里面频繁提到一句: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。
包括,老板也是这么跟我介绍的。
出门的时候,我弱弱的给老板纠正了一下: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是病句,世界上一切物质,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,都是化学物质。
而且,在天然与化学合成之间。
更安全的是化学合成。
留下有用的,剔除没用的,为什么这么宣传会有市场?
因为,八成人是初中毕业生。
他们迷信天然的。
他们迷信古人的。
古人会不会比今天的人聪明呢?
这么说吧,中国历史,自古至今,最聪明的一代人,就是我们,什么孔子孟子,在今人面前,说弱智可能会挨骂,就是普通人,若是开个微博,能被骂死。
所以,别迷恋什么古人。
离我们最近的古人,那就是清末,例如《镜花缘》的作者李汝珍,他死的时候,鸦片战争都爆发了,外国发展到什么地步了?他还以为中国是世界中心,还幻想到全球推广中国的四书五经,渴望什么君子国。
那天,我书店来了个人,喜欢读书。
我一聊,就是个书呆子,他感慨万千,说世风日下,读书太有功利性了,没有几个人愿意去读无用的书,而你看古人呢?
读书都是没有目的的。
我心想,你真是个木头,要说功利性,古人读书才是最功利的,就是为了考状元,为了当官,否则读它有什么P用?
对一个人,最好的赞美是什么?
现代性!
你要相信,现代人,无论在哪方面,都全面碾压古代人。
最简单的,你比你爹有智慧不?
早上,本地最好的牙科医生给我发了条信息,是一个读者带娃去看牙后,送了个鲜花过去,她觉得很开心,我还截了个图,顺便给发了条朋友圈,我对她的赞美是什么?
本地最好的牙科医生,没有之一。
牙科不同于别的,技术日新月异,理论上,越老的牙医越容易落伍,例如你从来没学过种牙,没学过现代矫正,你会的只是拔牙、镶牙,而现代牙齿需要的是什么?
美观化、适用。
还有日常保养。
也偏向于年轻化、儿童化。
你若是不能跟先进技术接轨,那么你根本弄不了,要么就给孩子戴个巨丑的牙套,所以我评判一位牙医水平如何,其中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他的学术是否前卫,是否保持学习?保持进步?
这一点,她做的非常好,去她诊所就知道了,至少很干净,很卫生,墙上有她的简介,去过不少国家读书,参加过不少学术论坛。
保持学习,才能不落伍。
我经常跟她讲:你不应该待在县城,屈才了!
不管什么领域,我都是类似的观点,人要有现代性,包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,所以那些什么传统武术班、京剧班、珠心算,我都拒绝孩子参加,是国粹,你们去传承,我们要朝向未来,我那个老女朋友,她是吕剧接班人,她女儿去学现代舞去了,这就是明白人。
我是最近通读了一遍《镜花缘》,作者跟咱距离百十年,但是感觉思想差距太大了,他还是书呆子模式,类似的书,读了没有太大意义,除非是学文学,了解一些文学典故之类的,这本书,要说最大的价值,就是N多成语都是出自这本书,毕竟李汝珍也是花了20年的时间写了这么一本书。
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
什么书值得读?
当下的书,与未来相关的书,能给我们